2,帧格式及帧配比,常规子帧和特殊子帧都有几种格式LTE TDD中的帧格式 LTE TDD中,帧的长度是10ms,分成10个长度为1ms的子帧。上行和下行的数据在同一个帧内不同的子帧上传输。LTETDD中支持不同的上下行时间配比,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类型,调整上下行时间配比,以满足上下行非对称的业务需求。在同一帧内,不同的上下行子帧的配置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子帧0和5传输的总是下行子帧。子帧1传输的总是特殊子帧。并且特殊子帧后传输的总是上行子帧。在上述的几种配置中,0-2和6的配置,从下行到上行的转化周期为5s,由于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首先发送特殊子帧,意味着特殊子帧的出现周期为5秒,也就是说,子帧1和子帧6传输的是特殊子帧。 配置3,4,5中,下行到上行的转换周期为10 s。 这里经常会有疑问,为何只有下行subframe到上行subframe之间有隔离(GP),而在上行subframe到下行subframe之间没有有隔离(GP)?在36.211,Section 8里面提到,上行发送的时间是: TA+TAoffset, TAoffset固定为624个Ts,前面是基站进行上行同步用的,后面这个就是上行提前了发送的时间了,也就是可以理解为上行到下行的时间间隔。 特殊子帧包含三个部分:DwPTS(downlink pilot time slot),GP(guardperiod),UpPTS(uplink pilot time slot)。DwPTS传输的是下行的参考信号,也可以传输一些控制信息。UpPTS上可以传输一些短的RACH和SRS的信息。GP是上下行之间的保护时间。同其他的子帧相同,特殊子帧的长度也是1S。但其中各个部分的长度是不同的,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如下图所示:相对而言,UpPTS的长度比较固定,只支持一个符号、两个符号两种长度,以避免过多的选项,简化系统设计,GP和DwPTS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这主要是为了实现可变的GP长度和GP位置,以支持各种尺寸的小区半径。3,常规CP及特殊CP占用几个符号?从你的问题来看,似乎是针对TDD方式的:有常规时隙和特殊时隙之分;LTE协议规定一个帧长为20ms,分为10个子帧;对于FDD方式,每个子帧分为2个时隙,所以每个时隙的长度是1ms;对于TDD,也有类似的帧结构; 符号一词源于LTE的无线资源RB(Resource Block):1 RB=84 RE (Resource Element); 每个RE传输一个符号;每个符号能传输多少信息呢,这与编码结构有关:采用16QAM时,每个符号是4个bit;采用64QAM时,每个符号传递6 bit;LTE中无线帧的长度为10ms,一般分为两个类型如图所示,类型一用于FDD模式分为10个子帧,每个子帧1ms;而TDD模式为了适应TD-SCDMA的平滑演进,引进了类型二,即TDD模式,首先分为2个半帧,每个半帧5ms,而每个半帧又分为5个子帧,4个常规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每个子帧又分为2个时隙,每个时隙0.5ms。在常规CP情况下,一个时隙包含7个符号,那么1个子帧就包含14个符号,而扩展CP1个时隙包含6个符号,1个子帧就是12个符号;主要的区别在于,常规CP和扩展CP中CP(即循环前缀)所占的长度不同,扩展CP要长一些,如下图所示,从而导致1个时隙只能容纳含有6个扩张CP的符号。4,20M带宽有多少子载波,多少RB?以及RB RE CCE的关系。 1.每个symbol占用的带宽都是3.84M,,而每个子载波一个slot有7个symbol,是不是可以理解子载波比symbol大,带宽=3.84M*7,怎么感觉老别扭呢!2.从范围上理解, 1个RB==12个RE=12个子载波=12个CP,这么理解对吗?RB(Resource Block):频率上连续12个子载波,时域上一个slot,称为1个RB;RE(Resource Element):频率上一个子载波及时域上一个symbol,称为一个RE;子载波:LTE采用的是OFDM技术, OFDM则是每个Symbol都对应一个正交的子载波,通过载波间的正交性来对抗干扰。CP:为保护带,抵抗干扰;REG:每连续4个RE称为1个REG,连续的个数越多,LTE的速率相对越高;CCE:每9个REG为1个CCE。子载波:LTE采用的是OFDM技术,不同于WCDMA采用的扩频技术,每个symbol占用的带宽都是3.84M,通过扩频增益来对抗干扰。OFDM则是每个Symbol都对应一个正交的子载波,通过载波间的正交性来对抗干扰。协议规定,通常情况下子载波间隔15khz,Normal CP(Cyclic Prefix)情况下,每个子载波一个slot有7个symbol;Extend CP情况下,每个子载波一个slot有6个symbol。下图给出的是常规CP情况下的时频结构,从竖的的来看,每一个方格对应就是频率上一个子载波。RB(Resource Block):频率上连续12个子载波,时域上一个slot,称为1个RB。如下图左侧橙色框内就是一个RB。根据一个子载波带宽是15k可以得出1个RB的带宽为180kHz。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7?)g#C$}9f6sRE(Resource Element):频率上一个子载波及时域上一个symbol,称为一个RE,如下图右下角橙色小方框所示。移动通信,通信工程师的家园,通信人才,求职招聘,网络优化,通信工程,出差住宿,通信企业黑名单+N6A3p |6i3k/d*G:n$p|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 n:~)O7~#@!Y6_/n$e*uLTE中REG和CCE概念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k3V&O.}7c&eREG是Resource Element Group的缩写,一个REG包括4个连续未被占用的RE。REG主要针对PCFICH和PHICH速率很小的控制信道资源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分配灵活性。如下图左边两列所示,除了RS信号外,不同颜色表示的就是REG。&m$n!V0^1d7n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拥有30万通信专业人员,超过50万份GSM/3G等通信技术资料,是国内领先专注于通信技术和通信人生活的社区。3K*a7I$[*_+r7cCCE是Control Channel Element的缩写,每个CCE由9个REG组成,之所以定义相对于REG较大的CCE,是为了用于数据量相对较大的PDCCH的资源分配。每个用户的PDCCH只能占用1,2,4,8个CCE,称为聚合级别。如下图所示: |国内领先的通信技术论坛:?8j/J)z.B&rmscbsc 移动通信论坛拥有30万通信专业人员,超过50万份GSM/3G等通信技术资料,是国内领先专注于通信技术和通信人生活的社区。8z!1|6]5:~1|)O;n5,传输模式有哪几种?4G(192)TD LTE(3) 1. TM1, 单天线端口传输: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 2. TM2,发送分集模式: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分集能够提供分集增益。 3. TM3,开环空间分集:合适于终端(UE)高速移动的情况。 4. TM4,闭环空间分集:适合于信道条件较好的场合,用于提供高的数据率传输。 5. TM5,MU-MIMO传输模式:主要用来提高小区的容量。 6. TM6,Rank1的传输:主要适合于小区边缘的情况。 7. TM7,Port5的单流Beamforming模式:主要也是小区边缘,能够有效对抗干扰。 8. TM8,双流Beamforming模式:可以用于小区边缘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 9. TM9, 传输模式9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层的传输,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6,LTE的切换有几种?TD-LTE系统的切换技术??(1)?切换技术?????切换技术大致可分为:硬切换和软切换。?????硬切换的特点是先中断源小区的链路,后建立目标小区的链路,这时通话会产生“缝隙”。硬切换机制使得切换不够健壮,会出现“掉话”的现象。因此,硬切换多用于由于覆盖、负载、业务等引起的频率间的切换,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系统内的频率之间的硬切换和系统之间的硬切换。???软切换的特点是CDMA系统所特有的。在采用频分多址(FDMA)或时分多址(TDMA)的系统中,相邻小区采用不同的频率,所以小区之间的切换只能采用硬切换;而在CDMA系统中,相邻小区采用相同的频率,这就使得软切换的使用成为可能。?????在进行软切换时,要先建立目标小区的链路,后中断与源小区的链路,这样可以避免通话的“缝隙”,有效地提高切换成功率,减少上行链路干扰,提高系统容量并扩大小区覆盖范围。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要比硬切换占用更多的信道资源、信令复杂导致系统负荷增加、增加了下行链路烦扰等。?(2)?TD-SCDMA系统接力切换?????TD-SCDMA特有的接力切换技术,克服了软切换浪费信道资源的缺点,不仅具有软切换的功能,而且可用于不同载波频率甚至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间,实现不丢失信息、不中断通信的理想越区切换。?????TD-SCDMA系统的接力切换概念不同于硬切换与软切换,在切换之前,目标基站已经获得移动台比较精确的位置信息,因此在切换过程中UE断开与源基站的连接之后,能迅速切换到目标基站。移动台比较精确的位置信息,主要是通过智能天线技术从而获得。?(3)?TD-LTE切换理论?????作为TD-SCDMA演进技术的TD-LTE系统,可以采用快速硬切换方法实现不同频段之间以及各系统间的切换,从而更好地实现地域覆盖和无缝切换,并且实现与现有3GPP和非3GPP的兼容。软切换由于设备复杂度高、定时难度大,会带来较高处理能力的需求,因而未被采用。核心网的设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增加了系统架构演进(SAE)和3GPP模块,实现了LTE系统与3GPP和非3GPP系统切换的兼容。?????切换过程都会被分为4个步骤:测量、上报、判决和执行。接收功率、误比特率和链路距离都能够作为测量标准从而进行理论上的估计和相应的处理。TD-LTE系统的切换是UE辅助的硬切换,他和FDD-LTE硬切换的最大区别在于:在TD-LTE中导频信号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隙上进行传输,而FDD-LTE系统中导频信道则占用一整个帧长度,所以基于导频信道的测量标准对于TD-LTE来说并不是那么精确。所以对于TD-LTE的测量,还需要结合信道质量、UE的位置和导频信号强度来进行。10,LTE的关键技术有哪些?通信的新技术有 MIMO, OFDMA, SC-FDMA, tail-biting convolutionary coding, contention free turbo coding等等。11,LTE网络规划的内容需求分析,网络规模估算。站址选择,覆盖容量仿真,无线参数规划。其中规模估算仿真,无线参数规划都存在差异。规模估算,站址选择,覆盖容量仿真差异最大12,RSRP SINR RSRQ RSSI的概念及取值范围?1. RSRP RSRP无疑是最常用的KPI了,其地位远胜于WCDMA网络中的RSCP,无论是小区选择、重选还是切换,都离不开这位老大的身影。究其原因,还是在于LTE的下行没有功率控制,采用满功率发射,因此从信号强度出发来影响小区覆盖,是比较稳健的方式。2. RSRQRSRQ类似于WCDMA中的Ec/N0,但是其地位远不及Ec/N0。RSRQ与Ec/N0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都是与总功率的比值,因此准确地说,都不是信噪比。在LTE中,RSRQ更多地反应了小区的负载量。RSRQ在LTE中可以用于切换,小区选择和重选已经不再使用了。在建立连接的过程中,终端也不用反馈RSRQ发贴心情 3. RS-SINRRS-SINR是RS的信噪比,对应RS的信号质量。RS-SINR与RSRQ一样,也是两个物理量的比值。从测量的角度看,RS-SINR比RSRQ麻烦,需要额外的运算。RS-SINR与业务信号的SINR关系紧密,可以作为CQI反馈的依据,在业务调度中发挥作用。4. SINRSINR代表业务信道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业务速率,其决定的方式可以通过香农公式的分析得到。SINR的计算公式与RS-SINR很类似,另外在LTE中,业务信道与参考信号通常采用同样的功率谱密度,因此RS-SINR与SINR的取值之间有极强的连动性。一般情况下,由于参考信号可以提升3dB的功率,因此RS-SINR会比SINR高一些。不过很容易看出RSRP还是从RSCP脱胎而来,但是其取值远低于RSCP,这是由于RSRP的测量方式的差13,LTE带宽配置有哪几种?LTE系统支持6种不同的传输带宽,分别为1.4 MHz、3 MHz、5 MHz、10 MHz、15 MHz、20 MHz14,上下行物理信道?LTE下行物理信道:LTE-TDD帧结构传输资源下行同步信道PSS、SSS下行参考信道(DMRS、SRS)下行广播信道PBCH下行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下行HARQ指示信道PHICH下行共享信道PDSCHLTE上行物理信道:总体介绍时隙结构和物理资源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行参考信号物理随机接入信道15,LTE的频点及频段频段(频带)是频率的一段,是有范围的。频点是频带上的一个频率点。举例来说:LTE中的Band 40 从2300 MHz-2400 MHz;共占100M的带宽。对于LTE而言,以100kHz为一个raster。也就是说以100K(0.1MHz)作为频带的最小单位。这样来说,Band40占100M带宽,以0.1M区分,那么有100/0.1=1000个频点。LTE的网络可以运行在不同的频带(Band)下,目前按照3GPP协议。例如,R8版本的36.104定义了如下Band:11920 MHz –1980 MHz 2110 MHz–2170 MHzFDD21850 MHz –1910MHz1930 MHz –1990 MHzFDD31710 MHz –1785 MHz1805 MHz –1880 MHzFDD41710 MHz–1755 MHz 2110 MHz –2155 MHzFDD5824 MHz–849 MHz869 MHz –894MHzFDD6830 MHz–840MHz875 MHz –885 MHzFDD72500 MHz–2570 MHz2620 MHz –2690 MHzFDD8880 MHz–915 MHz925 MHz–960 MHzFDD91749.9 MHz–1784.9 MHz1844.9 MHz–1879.9 MHzFDD101710 MHz–1770 MHz2110 MHz –2170 MHzFDD111427.9 MHz –1447.9 MHz1475.9 MHz–1495.9 MHzFDD12699 MHz–716 MHz729 MHz–746 MHzFDD13777 MHz–787 MHz746 MHz–756 MHzFDD14788 MHz–798 MHz758 MHz–768 MHzFDD17704 MHz –716 MHz734 MHz–746 MHzFDD331900 MHz–1920 MHz1900 MHz–1920 MHzTDD342010 MHz–2025 MHz 2010 MHz –2025 MHzTDD351850 MHz –1910 MHz1850 MHz –1910 MHzTDD361930 MHz –1990 MHz1930 MHz –1990 MHzTDD371910 MHz –1930 MHz1910 MHz –1930 MHzTDD382570 MHz –2620 MHz2570 MHz –2620 MHzTDD391880 MHz –1920 MHz1880 MHz –1920 MHzTDD402300 MHz –2400 MHz2300 MHz –2400 MHzTDD总共是23个band,其中FDD占了15个,而TDD占了8个Band。上面的不同的Band,由于占的带宽不同,显然每个band有多少个频点各不相同。更多详细的,可以参见36.101/104协议。目前LTE已经有了R8,R9,R10三个不同版本,频带的定义也一些差异,请你留意TTI占用多少个符号?对于20M带宽的情况,PHICH的数量=2*(100/8)=25 (设Ng=2),每个PHICH可支持8个UE,因此上行最多可支持25*8=200个UE。常用的两种上下行特殊时隙配置区别?我们这目前有两种配置即5或7。宏站为5,即符号为3:9:2,室分为7即10:2:2,20M带宽RB数?LTE 在 20MHz 带宽下 RB 数为 100 个,在 1.4MHz 带宽时为 6 个,1.4MHz 定义为最小频宽是因为 PBCH,PSCH,SSCH 最少都要占用 6 个 RB。LTE最多加多少邻区??室分LTE邻区个数一般在6个左右,最多可以32,64,128阿.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 NTN技术白皮书》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8、回复“5GX3”免费领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统架构1》
共获得 1 次点评 我要点评
onlyjim 威望 -2 个
· 请不要在论坛内简单粘贴复制,请看看帖子内的干扰码有多少
详细.. 回复
发表与:2014-9-12 16:4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