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股市,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规律:当多数机构观点趋同的时候,预测一般是错的。原因很简单:第一,监管层也看这些预测,他们往往“逆预期调控”,所以形成共识的预测会受到政策的对冲,最终反而不会发生。第二,证券研究机构要为经纪业务服务,即便市场很差,他们也不能完全看空,这是利益决定的。当然,监管机构也不允许他们过于悲观。第三,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黑天鹅事件。
2017年就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首当其冲的是,“特朗普新政”到底会给中国带来什么,中美的贸易摩擦到底会闹到什么程度;
其次,是欧洲一系列大选中,到底会冒出多少个“特朗普”。
还有,就是中国暂时扔掉房地产这个拐棍之后,经济下行压力到底有多大。“大基建+PPP”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托住经济,至于混改、农地改革等尚不能形成实质性的支撑。企业层面,虽然会有减税降负,但融资成本显然又将抬升。
中国的事情,“可预测性”往往很差。比如2016年5月9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强调“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但随后一轮始料未及的房地产局部政策牛市,还是凶悍地降临了。
楼市尚且如此,股市就更难预料了。一个风吹草动,就可能草木皆兵。
小禾直播
对股市我们小禾智库专家根据各项经济指标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为此推出专题直播《2017年股市定型与定量投资分析》,为大家介绍2017年,股市是否具有较大的结构性机会!具体纲要如下:
1、从统计的观点看2017年股市机会;
2、2016年大宗商品的结构性机会是否还有?
3、2017:供给侧改革、雄安新区与产业转型;
4、2017年股市结构性机会在哪?
5、我们的推荐:消费、国有企业改革与军工。
感兴趣的朋友,请于本周四4月13日晚20:00打开掌门app加入小禾智库会员观看直播。
或扫二维码打开掌门加入直播间
联系人:
小禾老师微信:xiaohehr
您即将访问的地址是其它网站的内容,MSCBSC将不再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请自行判断是否继续前往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