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即使主动离职也有分手费,算是对奋斗者在华为努力的回报,不得不说业界良心啊!拿钱买命这事就是周瑜打黄瓜,不对是黄盖,天经地义童叟无欺。
中兴排队等赔偿,排队等退休(曾经的养老福地)!关系啊关系,点到为止!意犹未尽!
合作方呢?还想要赔偿,工资都是能拖就拖?当个自由人没被赖过工资都不好出门和人打招呼。通信论坛热点话题xx公司拖欠工资、xx运营商门口拉起横幅维权....
除了这些直接和你“谈分手”的公司,更多的公司在“看你不顺眼”的时候会对你使用“冷暴力”。怀孕时被调岗变相降低工资;休完产假发现公司里已无容身之处被迫离职;生病时被挤兑各种冷遇;借公司"变革",美其名曰提高竞争力,然而被变相降低收入....如此种种吃相难看的手段,将你“礼送出境”。
公司与个人的博弈,公司是妥妥的赢家。公司需要员工都是可替代品,节省成本降低风险,然而个人却想提升自己的价值到不可替代。这本身就是矛盾共同体!
雇佣你的成本可以有更便宜的替代方案时,“分手”就不可避免。你见过的所有努力栽培和情感留人的公司文化都躲不过所谓的利益!

时也命也,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重头来过还是一条好汉!我相信那位清华高材生以后还会有不错的出路和选择,可是平凡如你我,遇到这种事就是灭顶之灾!更可怕的是明知已危如累卵,却自我陶醉得过且过。
中年危机不是说说而已,这是一个吃人的世界,你不练就出钢筋铁骨,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如何和这个世界抗争!多一技傍身,不至于危险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
可最怕的是那种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嘴上说的头头是道,朋友圈发着大量速成的“快餐知识”,这只是伪行动派,显得有逼格而已!碎片化的学习就是爆米花电影,并不能提升自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有些人可能误会了学习,几分钟时间用来掌握各类知识营销大V推送的的文章、“跨年演讲”,虽然立意新颖,视角独特,但这些观点或者道理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殊不知学习是手段,内容是基础,逻辑性理解后,这些知识才是自己的。别人吃过的甘蔗,给你讲味道这不是知识!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沉下心来把学习变成一种习惯,闷声才能发大财!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那一个,就得付出常人数倍的努力,也许会牺牲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也许在别人眼里像个傻瓜,竹子冒尖不怕晚,要相信努力是为了更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