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5G正式商用以来,全球通信产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5G以其超高带宽、超低时延、海量连接的能力,使得智能制造、自动驾驶、AR/VR、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得以快速落地。但随着5G的广泛应用,其在实际部署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网络覆盖有限、边缘性能不足、上行能力偏弱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解决这些瓶颈并为6G的演进奠定基础,3GPP于Rel-18阶段提出了“5G Advanced(5G-A)”标准。5G-A不仅是5G的增强版本,更是迈向6G的关键过渡技术,其将深度融合通信、感知、智能、控制、安全等多维能力,实现网络的全面智能化和融合化。
本文将从5G-A的技术定位出发,系统分析其关键演进趋势、核心技术突破、典型应用场景,并探讨未来6G的技术发展脉络。
二、5G-A的定义与演进背景
1. 5G-A的提出
5G-A由3GPP在2021年首次提出,并在Rel-18中系统定义。它不是一个完全新的代际网络,而是5G标准的持续演进,目标是实现:
2. 技术演进脉络
网络代际 | 峰值速率 | 时延 | 典型特性 |
---|
4G LTE | ~1 Gbps | ~50 ms | 大带宽、全IP |
5G | ~20 Gbps | ~1 ms | 三大场景(eMBB、URLLC、mMTC) |
5G-A | ~100 Gbps | ~0.1 ms | 通感融合、智能网络、绿色低碳 |
6G | >1 Tbps | <0.1 ms | 融合智能、空间通信、数字孪生 |
5G-A是由5G向6G演进的“中间态”,其特征不是颠覆,而是增强+融合。
三、5G-A的关键技术突破
1. 超大规模天线与智能波束控制
2.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
3. 通信与感知一体化(ISAC)
4. AI智能原生网络
从“AI辅助网络”到“AI原生网络”
技术路径:
网络预测调度(流量预测、负载均衡)
自适应参数优化(动态功率控制)
端到端闭环管理
5. 空天地一体网络(NTN)
6. 上行增强与URLLC强化
7. 网络切片与确定性网络
四、典型应用场景
1. 自动驾驶与智慧交通
2. 工业互联网
3. XR与元宇宙
支持8K全景视频传输、AR/VR设备实时同步;
上下行对称高速率(>1Gbps);
通信感知结合实现沉浸式环境重构与交互。
4. 智慧城市
城市监控感知与通信网络融合;
通过RIS增强楼宇间通信与城市覆盖;
多场景切片满足政务、应急、商业应用。
五、5G-A部署挑战与应对策略
1. 高成本部署难题
对策:
推动通用平台与开源协议栈;
发展“轻量级切片+边缘计算”融合架构;
积极推进O-RAN开放架构降低设备门槛。
2. 频谱资源紧张
高频段部署面临穿透差、覆盖不足问题;
低频段资源受限,复用困难。
对策:
深挖6GHz以下频谱资源;
采用RIS增强高频段传播;
探索毫米波与太赫兹动态共存机制。
3. 网络智能化程度有限
AI模型难以适配多种复杂应用场景;
实时数据与反馈机制滞后。
对策:
引入“边云协同”机制;
构建可解释AI模型;
构建AI闭环训练与部署平台。
六、5G-A与6G的技术衔接
核心技术 | 在5G-A阶段表现 | 向6G演进方向 |
---|
RIS | 定向反射增强 | 主动调制、自发射 |
AI网络 | 网络管理辅助 | 网络智能自驱动 |
ISAC | 通感协同 | 通感融合、AI解耦感知 |
NTN | 卫星补充 | 天地海空一体 |
网络切片 | 模块化部署 | 动态自定义网络架构 |
可以看出,5G-A已在多个维度为6G预热,并通过标准牵引、产业落地逐步将6G愿景从“未来”带向“现实”。
七、结语
5G-A不仅是5G技术体系的增强,更是面向6G的技术前瞻性布局。通过构建多维融合、智能协同的通信系统,5G-A将深度赋能工业互联网、车联网、XR、元宇宙、智慧城市等领域,推动新一轮数字产业革命。
未来,随着RIS、通感一体材料、AI原生网络、低轨通信等技术持续突破,5G-A将成为通信技术通往“智能万物互联”世界的桥梁,其战略意义远超5G本身。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 NTN技术白皮书》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8、回复“5GX3”免费领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统架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