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名称】:华星、鼎利、宜通 年报2013公司治理及薪酬研究
【资料作者】:九舍会智库
【资料日期】:2013年
【资料语言】:中文
【资料格式】:PDF
【资料目录和简介】:
之前发了个帖: 从GPRS到LTE,网优代维市场由春秋走入战国
http://www.mscbsc.com/bbs/thread-509905-1-1.html#60
帖子里提到了这三家公司和咱们这个江湖可能的发展前景,之后就对这三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了兴趣,于是查了一些材料,与大家共享!
对比报告的内容可知,三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完全分化,跟宜通的情况相比,鼎利简直成了渣,而华星介于两者之间。
联想到这三家公司的上市时间,就可以理解宜通的高管们很明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减持还得再等几年呢,而鼎利则已经减持很多了,某些老板已经高高兴兴在国外享受退休生活了,华星上市最早,如今还在努力,跟华星比,鼎利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
各位工程师朋友最关心的应该是薪酬水平了,从这三个文件中可以看到他们的高管薪酬水平、人均薪酬水平(员工),哪家好哪家差自有公论,我就不剧透了!
三家公司的军备竞赛是鼎利的投入最大、技术储备应当有条件最雄厚,而经营状况却恰恰相反,鹿死谁手的确很难说。
有C友关注神州泰岳、亿阳信通、国脉、邦讯,新附上这几家的材料,这几份材料和本帖主题无关。
有C友关注三维、三元达,附上材料。
帖子很快就会被关闭无法继续编辑了,最后再加一个中创信测的。
==========================================================================
下面谈一谈我的一点儿体会:
职业规划
移动通信网络中无线设备是绝对大头,做这个领域的网优公司非常多,鱼龙混杂,无节操无底限的事情真是挺多,绝大多数弟兄都是做无线网优的,因此在整体记忆中就有了太多不愉快的经历。
数据业务需要做端到端优化,而端到端网优对工程师的综合要求较高,因为从业工程师较少,所以待遇也好很多,转行离开通信业并不容易,如果有条件可以转端到端网优,也算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LTE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扁平化、智能化,支持自组织和自优化,所以端到端优化更有发展机会。
自我调整
说到转行做端到端优化,不得不提咱无线工程师如何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能力培养。
首先一条,懂无线的端到端优化工程师是相当罕见的,也因此是相当金贵的
其次,端到端优化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多,信令分析是基本功,数据处理是必修课(小规模数据处理用Excel,大规模数据处理得用SQL)
第三,还需要有能力写出有真材实料的汇报材料(局方觉得有亮点就可能报个专项希望拿个奖)
在这里混的弟兄绝大多数都是搞无线的,第一条大都没问题;第二条则需要下工夫看规范、读案例、专研信令分析技术,SQL本身只是个工具,略懂就成,并不难学;第三条就看个人的综合素质了。
学习素材
案例在坛子里应该有不少了,本人手头的材料还会继续上传,规范则到处都是不必多说。
信令分析的主要学习手段还是得从Wireshark开始,等有一定经验了,也能接触到规模稍大的原始数据了(比如几十GB甚至上TB的pcap文件)可以再用EasyAnalyzer练练手,看看现成的统计报表、呼叫诊断、全流程回溯。如果这个时候能遇到个小项目应该也能应付下来了。
关于Wireshark,参见
http://www.wireshark.org/download.html
关于EasyAnalyzer,参见
http://www.mscbsc.com/bbs/thread-503837-1-1.html#14
新版本支持LTE的S1mme/S1u/S6a/SGs/S11/GnGp接口,但新版本月底才可能发布,老版本支持23g的Gb/IuPS接口
限制条件
由于受保密协议限制,通常项目中接触到的原始数据都不可以公开,这导致想入行的新人缺乏学习的素材,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只能是个人自己争取项目机会来慢积累了。
==========================================================================
另起一段谈谈这些材料怎么看
首先,这些材料都是所谓投资理财机构搞的,因此严格来讲,行业视角并不准确,这点不必苛求。
其次,材料中提供的财务数据都是上市公司对外发布的,不能说100%可靠(你懂的),但是肯定是符合证监要求符合会计准则的,因此数据都是有可靠来源的。
第三,如何看待员工薪酬的高低,其实不单是由公司盈利能力决定,也和公司主营业务是否是智力生产是否带来高附加值有关,一个把路测服务作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是不可能有较高的员工薪酬水平的,当然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关系也是重要因素,做无线的人太多了,千军万马的规模注定了大部分工程师沦落成了炮灰。
第四,尽可能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比如我们看到这些公司的员工规模都有增长,这意味着什么呢? 市场的集中度在缓慢地但不可阻挡地逐渐集中到少量公司手中。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认清形势及时调整更重要!
早点儿进入处于集中度优势的公司,早点儿进入智力劳动有高附加值的细分领域,早点儿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必要的跨界综合能力!
==========================================================================
回帖中有C友说很赞同我的观点,因为他很辛运 在不经意中进入了端到端优化领域,我很希望这样的C友们都能够出声,能够主动和大家分享一些宝贵的经验,因为这件事情和每一个从业人员的利益息息相关。
目前做端到端优化的工程师少,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专家工程师更少,局方经历过一些滥竽充数的项目执行之后,就会负反馈到所有类似项目的预算和验收中。因此这类项目的高附加值反而无法很好地在经济上得到体现,每个做这种项目的公司应该都有深刻的体会。
随着LTE的到来,做端到端优化的工程师会逐渐多起来的,当专家越来越多,项目质量越来越高时,才会形成足够的正反馈到项目预算和验收上,我们工程师所带来的高附加值才会得到合理的体现。
最后请愿意一路同行的C友们关注
EasyAnalyzer,这是个支持23g+LTE的接口信令分析系统,是由平台级产品进行小型化以后,面向个体工程师提供的可以在笔记本上运行的分析工具。
[
本帖最后由 kinghighland 于 2014-5-20 17:33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