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继续讲述程控起步的故事。
邬江兴:亮剑科研沙场
很多通信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对于老一代程控人而言,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他被称为“中国大容量程控交换机之父”。

“七国八制”大行其道的时候,有国外企业曾断言:“20世纪中国人搞不出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1984年,年仅31岁的邬江兴,带着学院挤出的16万元经费从计算机专业转行而来,与鲁国英、罗兴国一道带领着一群不满30岁的科研人员,踏上了征服程控之路。

有了这样一位将军(邬江兴军衔是少将)的领路,取得的成果自然是硕果累累了。
中华4号
1991年12月,在邬江兴团队的带领下,由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与邮电工业总公司联合开发的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研制成功,一举打破了“中国人造不出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预言。

04机的研制成功引起极大反响,被亲切地誉为“中华4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给予了HJD04高度评价:“04机送来一股清风。”
HJD04在程控交换机的标志性指标——忙时处理能力方面,以近3倍的优势打破了德国西门子公司创造的世界纪录,并保持了4年之久,整体技术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

HJD04机后来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和产业领域的“原子弹”,并且获得了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巨大金中华的1995:
04机的成功,不仅弥补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短板,也形成了涟漪效应。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大型程控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1995年,对于程控的发展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3月2日,以04机为主导产品的巨龙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标志着04机开始进入真正的量产阶段。

大唐开发出SP30大型程控交换机。
11月,中兴通讯自行研制的ZXJ10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获原邮电部电信总局颁发的入网许可证,作为当时国内自行研制的三大主力机型之一,在原邮电部组织的专家评审中,被认定为“是目前能与国际一流机型相媲美的最好机型”。

华为推出了万门机:C&C08C,并在次年推出了容量可达10万门的C&C08B。

由原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和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EIM-601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获得了邮电部的许可,并由金鹏公司开始挂牌生产。
这样,巨龙、大唐、金鹏、中兴、华为五大企业,凭借着自身的实力,突破了国外厂商的重围,并逐渐发展壮大,在原邮电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国产设备逐渐开始占领国内程控交换机市场。

至此,中国程控艰难的起步之路终于算走完了。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程控的退网,写的过程中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很多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已经无从考证,如果当时的程控通信人有幸看到了这篇文章,发现文中有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通信那些事儿(企鹅号)、通信行业那些事儿(头条号)、通信行业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
期待您的关注,欢迎您的转发!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 NTN技术白皮书》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8、回复“5GX3”免费领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统架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