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刚过,通信圈就被一则消息刷屏: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纷纷官宣全面接入 DeepSeek!这本是紧跟技术潮流的大动作,却引发了通信人的集体热议:运营商此前砸重金打造的自家大模型,这下该何去何从?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背后的门道。
运营商火速接入 DeepSeek,来势汹汹
中国电信天翼云全场景上架 DeepSeek,为用户带来更便捷、高效的智能服务;中国联通基于 “星罗” 平台适配多规格 DeepSeek -
R1 模型;中国移动移动云更是全面上线,实现全版本、全尺寸、全功能覆盖。三大运营商动作之迅速,足见 DeepSeek 的魅力。
DeepSeek 凭借开源策略和低成本特性,性价比超高,在多场景、多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又积累了海量用户数据和实战经验。这对运营商自家大模型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运营商自家大模型:陷入困境,前路迷茫
对比 DeepSeek,运营商自家大模型在技术和应用层面显得滞后又单一。当下,AI 技术飞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用户对 AI 模型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这要求模型具备强大的自适应和创新能力。
但运营商在研发自家大模型时,受技术积累和市场经验的限制,短期内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研发,却难以跟上市场节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让自家大模型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
另辟蹊径:择优选择,合作共赢?
面对这种局面,有观点认为,运营商与其执着于自研大模型,不如另辟蹊径 —— 择优选择社会上的优秀大模型来提供服务。
从成本效益看,这样能大幅降低研发和运营成本,运营商可以把资金和资源投入到更具战略价值的领域,比如拓展 5G
应用场景、提升网络基础设施等。从技术和应用角度,优秀大模型经过市场检验,技术实力强、应用场景广,引入它们能快速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从行业生态角度,这有助于推动通信行业智能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运营商能与行业伙伴构建开放合作生态,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履行国资央企的社会责任。
通信行业的小伙伴们,你们对运营商接入 DeepSeek,以及自家大模型的发展有什么看法?是支持继续自研,还是赞同引入外部优秀大模型?快来评论区留言讨论,咱们一起为通信行业的 AI 发展出谋划策!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1、回复“YD5GAI”免费领取《中国移动:5G网络AI应用典型场景技术解决方案白皮书》
2、回复“5G6G”免费领取《5G_6G毫米波测试技术白皮书-2022_03-21》
3、回复“YD6G”免费领取《中国移动:6G至简无线接入网白皮书》
4、回复“LTBPS”免费领取《《中国联通5G终端白皮书》》
5、回复“ZGDX”免费领取《中国电信5G NTN技术白皮书》
6、回复“TXSB”免费领取《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图解》
7、回复“YDSL”免费领取《中国移动算力并网白皮书》
8、回复“5GX3”免费领取《 R16 23501-g60 5G的系统架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