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省份本人不知道,无权讨论,就来讨论下我所在的省份吧,我所在省经济是东部数一数二的省份,在全国来说人民可支配收入更是N0.1的省份。但我所在省的联通却不是第一哪怕是南方的第一,甚至第二都不是。
联通总体有很多问题,我一个基层小兵也不是什么雄才,联通的羸弱有很多说法。本文暂不分析,只做横向比较,联通跟联通比较。我们省联通最大的问题就是执行力很弱,部门和县分有很多混日子领工资的人,企业发展良好的时候这部分问题也许不会暴露明显,但现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公司的累积多年的人才策略暴露了相当大的问题。
忙中有闲的时候,静下心来看了下公司,发现真正干活的没几个。混日子非常多。特别是3、5年前的老员工。里面有三五年前社会招聘来的,内部转正的,还有些老员工是老寻呼系统接收过来的。
人才问题
1、特别是老寻呼来的那群话务员集体成为正式员工,至今还对公司形成了极其大的累赘,怎么说累赘呢?话务员,基本没技能,没业务能力。现在这批人基本是被养老或者自我养老,每个月都等着领工资了。——————历史遗留问题。
2、过去没有统一的校园招聘,都是通过内部转正及社会招聘的方式发展骨干员工,里面有很多猫腻想必大家都知道,后门无数。一次两次也许不会对整个公司造成影响,但长年累月的漏洞或者后门,让一些技能水平,学历水平及其底下的人成为公司骨干培养对象。(当然有一些是凭真本事来的)
3、这批真本事的在公司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却没有后台,晋升渠道基本无,无限期做基层正式工,因为是凭真本事进来的,这种人到哪都会发光,自然而然会流失掉。剩下了那批有后台的所谓的骨干。利用政策或者兼并潮占满了基层领导。
4、省公司里的人打着自己的算盘,空降自己的人到市公司做领导,导致市公司的各种领导岗位年复一年被占着茅坑,市公司不断空降自己的人在县分公司做领导,导致县公司的各种领导岗位年复一年被站着茅坑。再加上县分内部那批社招内部转正上升为小领导。市公司那批社招或者内部转正上升为小领导。导致了一个局面:有能力的人永远在底层,有后台的人永远升来升去。大家都知道,越是有能力的人,越难留。你越让他们看不到晋升希望,他们越会跳出联通,(大不了我不干了)。(另外说明:几年前联通对能力的解读是技术线高于市场线的,有能力的人不像现在直接可以通过业绩报表能表现出来)
5、社招和内部转正被下面玩弄,集团以及省公司上层也不傻。并顺应潮流,推行省公司统一招聘应届大学生。实话说刚招聘时候的那几群应届大学生都是精挑细选,不管是人际交往,学历,想法,看实物的角度,见解。都是非常好,能力非常强的(总体水平高于社会招聘以及内部转正的员工)。本来联通可以靠这几次的应届毕业生之风,乘势弥补原先的人才建设漏洞。建设好人才梯队。但是问题出现了,这些应届大学生基本是上层招聘,基本没后台,有也是很高层的后台,绝大部分无内部后台。里面有我带的一个学生(属于业务强手,人际专家),去基层县分,业绩属于中上层。但就是见不到给他升岗或者升职。在基层待了三年后依旧看不到升职希望,哪怕是一点点。人家最后出去自己做生意了,现在成为身价几百万的小老板,人还很年轻三十岁没到。同样情况的大学生没届都有。还有一批走技术线的,这几年技术线的晋升通道比市场更狭窄,去技术线的10个比例下来留下1个,技术线,比如运维,计费的大学生,平时时间比较充裕,带着考公务员,事业单位。10个里七八个在几年的时间下来考走。(联通就像小庙留不下这些本来花大力气招来的优秀人才)。现在剩下的1个,是外面做着副业,在联通混日子,做一些后台事物的岗位。
6、应届生招了一批又一批,大概4届或者5届吧。如今最早的几届,一届就留下1个,好的2个大学生。新招来的几届流失速度也极快,有的在体检的时候就没来了,有的在签了就业“三方协议”交违约金走了,有的签了合同干了不到几个月就走了。最后剩下的士气受挫也很严重,在不断寻找下家,有的在复习应付即将到来的省考。
以上的几次事件和过程,造成了我们省至少我们市如今的现状:留下来的靠后山混日子,年龄断层严重,校园招聘开始前的几年无人员或者及其少。再年龄追述上去,只有领导了。领导成了“光杆司令”,手下的一批混日子,中年一批断层,新来的大学生公司没能力留下他们,打着自己的算盘,已经走了或者即将走了、最后的最后总结一下,领导下面就一群混日子的了。
同时因为在应届生里的口碑越来越差,学长教学弟学妹别报联通,或者各大应届生论坛不乏前人友情告诫应届生最好别来联通,来了会后悔。慢慢的这几年,在校园人才市场招聘的数量越来越少,违约率很高。花大力气策划半年的招聘,一个地市最后只收获几个(小于10),而且基本很快就会违约,或在一两三年内跳槽。自我创业,考去公务员体系,或者事业编制。好在,也许集团或者高层有发觉了,或者说是多年的问题积累起来,终于爆发了。政策基本下不到前线,执行力全无。也许在不断的好政策,在其他省立竿见影的政策,在我们省总是乏力。哪天省老大,集团老大,约谈人力部门领导,我们省的人员是怎么了?结果翻了一下花名册一看,坑爹啊,几年招的大学生,没几个留下来。。。一个肉体没新血液流入,净是流出的。不是腐肉是什么?自我人才建设问题暴露无遗。
于是省老大,或者集团老大,立马把该省的人力老总给撤了。
笑话还没结束:由于刚招应届大学生的时候,老员工(非领导不分正式或者非正式),相当大部分都反响强烈,集体抵触(本人不在其中,扪心自问,这些大学生对得起编制,里面有很多都是我一手带起来的)。一群糟蹋了过去联通的人,还想绑架公司未来。不过更可悲的是,他们内心抵触的进来就是正式员工的大学生们,没干一两年就都走了。
希望我们省的人力能真心留的下应届大学生,好好培养作为后备骨干。也能让我们这些老人不用身兼多职

。一座大楼的倒塌往往不会在外部开始。死在人才建设,死在人才梯队,死在人才断层(文?桶愕亩喜悖呛芸杀摹�
以上是本人小说,谢绝胡思乱想。